游客发表

制造业是复工复产的先行军

发帖时间:2024-03-29 03:30:50

  中评社北京3月5日电/制造业是制造吸纳农民工就业的第一大产业,也是业复稳就业的主阵地。在这次应对疫情的工复王爷太腹黑:王妃又跑了过程中,制造业还承担着防疫物资生产和稳经济、先行稳就业的制造重任。在全国防疫阻击战取得积极成效时,业复制造业的工复先行复工复产至关重要。  国企复工复产比率高  民企复工积极性高  经济参考报发表中国劳动学会会长、先行中国劳动学会农民工发展课题负责人杨志明,制造课题组成员李付俊、业复林蔚文章介绍,工复调查显示,先行制造业中的制造国企基本实现复产,复工率也在逐步上升,业复国企、工复央企充分发挥排头兵作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王爷太腹黑:王妃又跑了努力把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保证生产经营稳定运行。  民营企业约占被调查企业的五分之四,虽然他们也在加紧复工复产,相比国企,民营企业复工难度大、困难多,但主动性高,积极性强。目前不同地区对农民工返城后的防疫管控约束性仍比较强,多数民营企业员工还未能正常复工,形成民营企业复产多复工率低的局面。  调查显示,民营制造业企业复工的关键是一线操作人员。从2020年春节前企业员工规模来看,样本企业员工共计约100多万人,民营企业一线操作人员占大多数。从调查企业员工结构来看,多数企业一线操作人员占比都超过50%,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占比都在20%以下,一线操作工已构成制造业企业复工的主力军。一线操作工复工率直接决定了制造业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  企业复产率近70%  员工复岗率待提升  文章称,制造业企业组织化程度高、生产生活配套设施较好,与疫情防控要求契合度高,在诸多行业仍处于犹豫等待、徘徊观望之时,制造业企业普遍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充分发挥了先锋带头作用。调查显示,制造业企业复产速度加快,但员工复岗率未同步提升,处于“不对称”态势。  制造业企业复产率接近70%。截至2月17日,100家样本企业中的60余家已经实现复产。多个地方政府积极鼓励企业复工复产,并让有条件的规模以上企业带头复工复产。  员工复岗率与企业复产率不成正比。从样本企业员工实际到岗情况看,在复产企业中只有4家企业的员工复岗率达到90%以上;复岗率在50%以上的企业只有25%;75%的企业复岗率在50%以下,其中,企业已经复产但员工复岗很少的企业占31.7%。制造业企业复工率远低于复产率,存在复产难复工的问题。  从企业内部各类员工复岗情况来看,“倒金字塔”现象较多。其中,管理人员平均复岗率为29.9%,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复岗率为24.3%,一线操作人员平均复岗率为19.8%,一线工人复岗率明显低于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制造业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少数特大型企业用工需求量非常大,由于各地返城人员差异性大、各地防疫要求不同,加之准备防疫隔离用房、口罩、消毒液、场地消毒、分批就餐等需要专门培训安排,所以许多企业不得不考虑部分复工、分批覆工或延后复工。  虽然农民工输出地大都是非疫情高发地区(或轻微地区),但受思维惯性影响,不少防疫“铁桶阵”还未破除。虽有超过20余个省市地区发文公告了开工复工时间,但部分地方仍然存在为“抗击疫情”封村封路的情况,阻碍复工的现象随处可见,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防疫管控程序多、“一刀切”等原因不得不延迟复工。  制造业企业复工复产不适合居家或者远程办公。调查显示,在已复工的企业中,75%的企业安排员工居家或者远程办公,人数在40%以下,说明居家或者远程办公不是制造业企业复工的主要形式。例如,华晨宝马2月17日已经开始逐步复工复产,从集团内部看,管理团队主要以弹性工作制或远程办公为主,但整车生产厂的员工必须在一线操作,远程办公无法有效保证生产线顺畅复产。  防疫与复工复产可同时进行  文章认为,疫情对制造业企业复工的冲击正在减弱,尤其是从春节后赶制防疫物资企业的运行情况来看,防疫与复工复产可以同时进行。  第一,尽管此次疫情不会改变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走势,但是疫情造成的供需两端上下游产业链延迟性的短期影响不容忽视。调查显示,所有样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影响。半数企业表示,全员复工难度大,产品市场需求降低,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原有水平。约半数企业表示,有能力应对疫情的短期影响,疫情过后可以通过加班加点将产量补上。调查中,企业普遍表示,虽然很多地区都给出了复工时间表,但实际开工情况仍然取决于疫情的防控进展。鉴于疫情形势,企业员工的实际返工意愿也不一样,外出务工人员的返城复工时间还将有所推迟。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疫情带来的影响不仅是复工时间延迟,而且受产业链、供应链中断等因素影响,部分与供应链上下游紧密关联的制造业企业要承受短时间难以弥补的损失。  第二,从复工对就业的影响来看,随着疫情逐步减弱,企业用工会发生恢复性反弹。虽然疫情导致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用工减少,但同时促进了防疫物资等相关制造业企业生产扩张和就业增加。多数制造业企业(非医疗)认为,疫情冲击主要影响第一季度的生产经营活动,期盼疫情结束后经济有较大反弹性增长。从中期发展来看,未来3个月内,多数企业随着生产达标,用工需求也将同步上升。调查中,48%的企业表示二月底仍然有招聘计划,接近70%的企业表示在自然减员后会继续补员。未来1-3个月,制造业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将会出现70%以上的恢复性反弹,随着员工逐步复岗,制造业就业形势会基本稳定。从当前情况看,由于防疫医疗物资供应紧缺,医疗及疫情防护性产品生产企业春节过后就已经复工。目前防疫物资公司订单相比其他行业较多,未来1-3个月,医用相关产品企业的用工需求将保持持续上升,就业将明显增加。  第三,疫情对中小制造企业的短期冲击较大,推迟复工、外地员工返城被隔离期间,企业需要固定支付隔离房租金、贷款利息等费用。同时,这些中小民营企业的资金链条普遍处于紧绷状态。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